基于微信平台的英语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发布机构: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时间:

基于微信平台的英语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以《基础英语》课程为例

(长沙师范学院 外语系, 湖南 长沙  410100)

【摘要】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和自主创新学习理论为指导,围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导体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构建基于微信平台的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人文素养,对高校英语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自主创新性学习理论;微信平台;基础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

 

一、引言

2017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全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利用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方式,形成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网络化泛在学习新模式[1]。该规划强调在线教育和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充分发挥两者的最大教学效益。在“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使英语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近年来兴起的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POC(small private open course)因其资源多元化、课程易用性、课程受众广等特点成为混合式教学线上教育的理想选择。但是这两种主要在线教育形式对信息化教学环境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笔者实证调查表明微信作为英语移动学习平台比以上两种模式更受期待和欢迎,其可及性、互动性、易操作性等特点更容易让混合式教学模式落地,是信息化时代外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之一。

当前对外语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探索还不多,且多集中在大学英语领域,英语专业受到的关注较少,因而对其产生的积极作用缺乏深刻的体验和认识。为此,本文以英语专业本科核心课程《基础英语》为例,以建构主义理论和自主创新性学习理论为指导,围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导体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构建基于微信平台的《基础英语》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旨在为英语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二、理论依据

(一)混合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将线上的数字化教育与线下的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借助在线教育资源与信息技术促进课程教学,以达到更加有效的学习效果[2]。《基础英语》以基础性、交际性和实践性见长,教学内容覆盖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从理论层面而言,是最能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一门课程。然而长期以来《基础英语》更多地被定位为“语言课程”,核心关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但是如果把英语专业的内涵缩小到语言上,用语言技能作为衡量英语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主要甚至唯一标准,会限制英语专业的发展[3]。作为主干课程,基础英语应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全人发展、注重跨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培养。因此基于微信平台的《基础英语》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对专业基础课程的教与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帮助并利用学习资料,通过协作活动来实现意义构建的过程。该理论十分重视“情境”与“协作”,能使学生在原有学习经验上建构知识[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支持下的混合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模拟情境下通过团结协作完成教学任务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基础英语》混合教学模式中,教学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习者主动进行意义建构。

(三)自主创新性学习理论

自主创新性学习理论既强调学习者的学习主体地位,也强调其学习的创新性。自主创新性学习理论的基本特征表现为预期性和参与性。预期性要求学习者能够有目的、有选择、独创性地学习,进行自我调控,并有实现理想的愿望和责任感。参与性要求学习者能够主动适应群体或团体的生活,具有人际交往的意愿和能力[5]。《基础英语》课程长期来被定义为“语言课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少学生成了“思维缺席症”的“空心人”,缺乏分析问题、形成独立见解的能力,这种传统的语言教学显然不符合新世纪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的要求[6]

(四)教育技术的支持

混合式教学离不开教育技术的支持。混合式教学是传统教学与在线学习的最优组合[7]。微信多模式互动的信息交流方式为高校英语移动学习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从本质上说,基于微信平台的《基础英语》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就是要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导体相结合”的教学理念转变,实现《基础英语》课程从核心关注语言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转型。

三、基于微信平台的《基础英语》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教学模式的设计应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的特点,应用科学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合理选择和设计教学媒体信息,并在系统中有机组合,形成优化的教学系统结构[8]

(一)“Tina英语i课堂”微信教学平台设计

《基础英语》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微信平台“Tina英语i课堂”

图片1.jpg


图1 以建构主义和自主创新学习理论为依据进行设计。

微信平台旨在突破英语教学的时空局限,以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强大的教学功能拓展和延伸基础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在后台编辑、管理、推送丰富的教学资源,并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平台下设i课堂、i学习、i考试、i作业四大模块,为师生提供教、学、测、评一站式教学服务(如图2)。

图片2.jpg

图2 微信平台板块结构图


1.i课堂

“i课堂”是学生进行线上自主学习教学内容的核心版块。该版块以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综合教程(1-4册)》为蓝本,突出工具性和人文性。《基础英语》课程一共开设4个学期(一、二年级),每个学期涵盖八个教学单元。平台编辑推送与单元主题紧密相关的线上资源,每个单元包括情境创设、资源拓展、小组合作和在线作业四个核心部分。

2.i 学习

“i学习”模块提供与课文单元主题一致的语言文化知识巩固与拓展自主学习资源库,包括古诗鉴赏、经典散文、趣译杂谈、名人讲堂,选材强调文化知识的传授与跨文化能力的提升有机融合,旨在通过精巧设计的音视频、文字、微课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

3.i考试

该模块包括英语专业四级(TEM-4)备考专题和教学内容测试评估两部分。备考专题包括专四听力、阅读、写作、历年真题等丰富资源供学生灵活使用;测试评估栏目可提供高效随堂测验,教师可以在线出题,包括选择、填空、简答等多种题型;学生扫描二维码即可进行线上答题,提交答卷可自行查看正确答案和试题解析。考试完毕,教师可以在后台获取及时准确的结果分析和数据可视化。

4.i作业

学生在i作业模块可以进行提问、课堂签到、作业提交,教师可以进行作业批阅、发布通知、互动答疑,并根据数据统计评定平时成绩。

基于微信平台的在线学习贯穿课前导入、课中分析、课后练习的教学环节,是教学课堂的有益补充和延伸,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二)《基础英语》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长沙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团队”通过教学实践,解构并重构传统课堂,将混合式教学分为移动学习、互动课堂和课外实践三个核心部分,围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导体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跨文化视野为目标(如图3)。

图片3.jpg

 

3 基于微信平台的《基础英语》课程混合教学模式

1.移动学习

基础英语混合教学模式中的移动学习主要依托团队创建的微信平台,以实现自主探索、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需求。课前学生进入“i课堂”中的情境创设栏目,明确具体学习任务,结合拓展资源进行独创性自主学习并完成课文导入任务。情境创设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近于真实的学习情境。建构主义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鼓励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并完成意义建构,以达到学习目标[9]。小组通过沟通协作,完成形式多样的语言知识应用任务,如小组汇报、知识展示、英语演讲、角色演绎等,利用微信教学平台进行成果展示和小组互评,最终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环境,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频繁的互动产出连贯的语言,进而达到真实的交流状态[10]“i学习”模块提供的主题拓展资源库下设古诗鉴赏、经典散文、趣译杂谈、名人讲堂四个栏目,充分体现跨文化特色,目的在于多元输入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开拓学生的跨文化视野、培养其家国情怀。最后学生完成在线作业,以巩固语言知识。教师根据微信平台提供的学生学习数据统计对其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并实施个性化指导。

2.互动课堂

线上教学使混合式教学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而课堂教学是混合式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11]。该混合模式中的互动课堂是指学生在面授课堂中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知识运用的过程。学习小组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教师开展效果评价和教学示范。为鼓励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我们引入多元化评价机制:(1)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语言应用、学习动机、合作精神等;(2)评价方式包括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3)评价标准强调学生的潜能激发和语言运用。这种多元评价机制突破了传统教学忽视英语产出性知识的局限,利于增强学生的英语运用意识。之后学生在微信平台上完成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随堂测试。考试结束后,教师可以在后台获取及时准确的结果分析和数据可视化,并进行答疑解惑,与学生共同交流研究。

3.课外实践

课外实践是指学生完成语言输入和语言产出,在语言实践中促进知识应用并在实践中内化知识的过程。课外实践主要利用微信平台的“i作业”模块,包括“公告栏”、“作业板”和“讨论区”,完成教师线上发布项目通知、学生线下完成实践项目、线上成果展示和师生/生生之间交流讨论等环节。课外实践项目与本单元的情景创设相呼应,聚焦实际产出,注重学用结合,如协作完成问卷调查、活动设计、学习报告等,帮助学生切实运用语言知识解决真实环境下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素质。讨论区的广泛交流与互动,有利于创造交互式学习环境,加强学生的身份认同感,实际体现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多元化特性[12]

(三)《基础英语》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

笔者以长沙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本科专业为个案,开展基于微信平台的《基础英语》课程混合模式的实证教学研究。

1.实验对象

本研究的受试者为学校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2015级两个班90名学生,均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研究周期为大学第四学期。为保证实验效度,学生事先并未被通知这个班级进行教改实验。

2.实施概况

该学期使用教材《综合教程4》,教学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八个单元。每次课程的实施中,移动学习围绕任务进行,且均安排在互动课堂之前,学生登录微信教学平台,按照每单元的课程要求,借助“i课堂”和“i学习”模块,自主完成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获取、检验和巩固并相互协作完成小组任务,为互动教学的参与做好前期准备,教师在此阶段发挥指引、监控的作用。之后的互动课堂主要由学习成果展示、多元效果评价及在线随堂测试三部分构成。课后,学生利用“i作业”发帖回帖互动讨论,线下积极参与课外实践项目,在微信平台上展示项目成果和分享学习经验,师生共同评价学习效果。在移动学习、互动课堂和课外实践三个部分中,学生都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从教学任务的设计、学习策略的指导、小组合作的组织,到在线资源的建设和学习过程的监控,教师已经从传统的“讲授者”转变为“合作者”、“指引者”和“参与者”,整个教学过程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导体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四、教学效果分析

在开展研究前,笔者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81.2%的受访学生对基础阶段的整体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不清楚;(2)89.6%的受访学生认为《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是教材课文和课后练习;(3)82.3%的受访学生认为“基础英语”的学习就是记单词和学语法;(4)51%的受访学生很少使用网络辅助学习。

经过一个学期的混合教学模式实践,笔者对完成该课程的90名学生进行了后测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85份,内容涉及学习动机、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效等几个方面。结果发现:(1)100%的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更加明确、学习动机明显加强;(2)96.2%的学生认为教学形式富有创新性和吸引力,便于交流互动和自主学习,使学习更具挑战性和探索性;(3)95.6%的学生对该混合模式持肯定态度,认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语言能力、自主创新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水平均得到极大提高;(4)87%的学生认为,微信平台提供的语言素材鲜活生动、实用性强,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5)94.5%的学生感到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有利于知识互补和学习效率的提升;(6)97%的学生认为,微信平台支持下的基础英语混合教学模式在为他们在高年级阶段进行专业课程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使之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信心。

由此可见,基于微信平台的“基础英语”混合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预期效果,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五、结语

   “互联网+教育”时代,英语专业基础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必然产物。构建基于微信平台的《基础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解决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的一系列重难点问题,通过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性变革,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人文素养。但是该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还应注意基于微信平台的在线学习要防止流于形式、偏离主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随时征求学生反馈意见,不断完善混合教学模式,使其更好地推动英语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OL].

<http://www.ndrc.gov.cn/fzgggz/fzgh/ghwb/gjjgh/201705/t20170511_847116.html>

[2]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下)[J].中国电化教育研究,

2004(4):10-15.

[3] 陈泽航,程晓堂.英语专业基础课程教学:问题与对策[J].外语界,2015(6):11-18.

[4] 莱斯利.P.斯特福弗,等.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高文,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吴也显.从维持性学习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面向新世纪教育、教学体系探微[J].教育研究,1998(12):52-56.

[6] 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1):13-18.

[7] Hubackova S. Blended learning——New Stage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5, 197:1957-1961.

[8] 丰玉芳.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英语专业《高级英语》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外国语文,2011(6):137-141.

[9] 丰玉芳.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6):33-36.

[10] 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547-558.

[11] 李京南,伍忠杰.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外语,2015(6):4-9.

[12] Student perceptions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social presence and satisfaction in a bl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and critical factors[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08(1):318-336.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湖南品铭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731-85548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