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湖南品铭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731-85548226
强化反思充实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内涵
杨平展1 黎建强2
(1.湖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2.株洲市第十三中学)
[摘要]信息技术学科是中小学的一门年轻学科,其实践性强,发展快。整个学科的教师群体的教育教学水平相对其它学科而言还不太成熟。本文以程序设计教学为例来归纳总结了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反思内容,突出了从兴趣出发来进行教学的重要性,也明确了信息技术教师努力的方向。
[关键字]信息技术 程序设计 教学反思 问题
一、反思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信息技术学科是中小学的一门年轻学科,其实践性强,发展快。信息技术教师也正和其它学科教师一样,正在朝教师专业化方向发展,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其途径和方式而言,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外在的影响。指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和提高,它源于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对教师角色与行为改善的规范、要求和期望。二是教师内在因素的影响。指教师的自我完善,它源于教师自我角色愿望、需要以及实践和追求。教师有没有反思?反思质量如何?这些都将直接影响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般来说,按教师发展水平的差异及职业年龄特征可将教师群体分为新手型教师(0-5年)、适应型教师(5-10年)、成熟型教师(10-20年)和专家型教师(20年以上)。当然,这种划分只是针对教师群体的总体假设,对不同的教师个体还是有其特殊性。若按上面这种方式划分,现在绝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都不能算是一个成熟的教师,因为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信息技术教师以年轻教师为主,还有部分信息技术教师是从其它学科转过来的,甚至有部分信息技术教师是非师范类毕业。
要使信息技术学科迅速跟上其它学科的发展步伐,首先就要保证信息技术教师尽快成长起来,要有一大批信息技术学科的“名师”、“专家”。但如果按常规方式培养教师花时太长,显然不符合时代要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改革和寻求新的教师“学习”与成长模式,实践证明,“反思教学”是一个教师快速成长的较好方式。有人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也有学者指出:对教师而言,能否以“反思教学”的方式化解教学中发生的教学事件,是判别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一个标志。对教学进行反思,可以克服思维定势,使自己跟上时代步伐,使自己走出“教书匠”的行列。反思是“教无定法”的要求,也是做“学者型”教师的内在要求。
因此,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更要了解“反思”的概念、重视“反思”的作用、掌握“反思”的方法、运用“反思”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使自己尽快成熟起来,早日成为信息技术学科的“名师”、“专家”。
其实“反思”的内涵较广,但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教师的“教学反思”,本文也主要讨论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要如何运用“反思”这一思维活动。
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反思
众所周知,在新课标中程序设计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真正的程序设计语言。虽然现在大部分教材是选用像VB这种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但对于高中生来说,其难度相比简单的文字处理来说不知道又上了几级台阶。
以往的教学实践表明,在高中开始学习程序设计时,总有一部分学生抱怨太难,认为程序设计离自己的实际生活过于遥远,程序设计作品的实际用途又不能体现,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对以往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我对“关于循环内容的程序设计”一课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和认真的设计,下面以该课为例,在课堂实录分析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的反思进行相关探讨。
1、课堂实录
复习与课题的引入
首先根据教学内容及知识点的分类情况,精心设计出能调动学生主动性的一个小游戏:即课堂上的提问对象将由计算机来进行随机性选择。由于以前并没有这种提问方式,所以话音未落,机房里就已经热闹起来,看来学生们对此还是感到一丝好奇,或许胆小的学生还有一丝担心吧!
我执行事先编好的应用程序,随机性的选择答题学生,这样本堂课的复习教学就在一次次的提问与回答中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显然,大家都已经对这个小程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究竟这样一个程序是怎么编写出来的呢?这样就顺利地引出了本堂课内容。
跟着就出示了本堂课的第一个任务:设计这个程序的运行界面。有了前几节课打好的基础,同学们又快又好地完成了程序界面设计。但是光有界面还不行,怎样才能让程序动起来呢?引出本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授课内容的导入
到底如何让电脑自动选取全班同学的学号呢?我并不急着公布答案,顺便考起了学生的英文水平:“谁知道‘随机’这个单词怎么讲?”,“Random”。在同学们高涨的热情中顺利地引导出随机函数rnd以及随机数之初始化函数的用法。同学们也同时开始了本堂课的第一次上机尝试,去试验如何取到一个随机学号……
“老师,怎么回事啊?我取到的学号居然有小数点。”动作快的学生已经发现了问题。“没错,因为大家没有取整呀!”,接着我演示取整函数的用法。不一会儿,同学们都完成随机取学号的程序设计!一个个似乎都陶醉在动手编程的乐趣中!
重点与难点分析
接下来就是本节课的最后一个难点——条件循环。我乘势提出了问题:如何在有同学缺席的情况下正确提取所有列席同学的学号呢?机房里再次响起了学生们激烈的讨论声,但是很快安静下来,显然大家都达成了一致:随机取学号的同时检查学号是否等于缺席同学学号,如果相等则重新取学号,不相等则成功。
拓展
至此,程序设计的前两个步骤——需求分析(做什么)以及算法设计都已经完成,代码也编写了一部分。学生只要引入直到型循环结构稍加修改,调试即可。此时,我对他们又提出了拓展要求:为了保证公平性,每位同学最多只提问一次,如何修改程序?
完整的程序编写正式开始了,剩下的时间就交给他们自己去尝试吧!
2、教学点评
就本堂课而言,我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其一就是设计了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小游戏来引入课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了,并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其二是将整堂课要学的知识点都贯穿到一条线中,就是实现前面出现的小游戏,而且处理的对象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内容,即如何处理学号。
其三是拓展任务设置合理,符合实际,每位学生都能够也愿意去研究讨论。同时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完成不同层次的任务。
但本堂课有些细节的处理还可以加强,例如,在随机选择学号时,是否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再就是让学生合作完成的任务设计略显不足。整堂课对学生的评价也还不是很到位。
3、课后反思
如何上好程序设计这门课,我们感到首先要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编程的畏惧心理,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从简单机械的打字练习及单纯的学习使用别人的软件的学习模式中走出来,全面接触程序设计这一新的领域。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对该课的回忆与评价,我们感到,要真正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1)突出一个“趣”字——学科魅力问题
是否关注知识的热点,并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类与生倶来的。课堂上最会刺激学生好奇心的方法是设置“问题情境”。设置的问题应是“跳起来摘果子吃”的问题,是学生无法一下子回答出来的问题。认知方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旦在信息技术学习实践中被激发,在信息技术学习方面表现出来,便会成为一种需要。这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可能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信息技术问题之后又产生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从而推动学生主动地进行信息技术学习活动。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才会有学习的需要,才能使学生产生悬念,激发好奇心。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及时地捕捉一些高新科技的热点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这是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的关键所在,也是信息技术学科能否受学生欢迎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
(2)引入一个“严”字——课堂秩序问题
信息技术课堂有与其它学科课堂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上机操作课时多,而一旦需要上机操作,则课堂秩序就很难把握,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老师面临更大的组织压力。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课前做好细致工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课中严格要求,让学生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这也是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的基本保证。
(3)探索一个“少”字——讲练关系问题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要合理分配讲练时间,要加大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为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打基础。因为教学最重要的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会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和提高能力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保证。这是学校教学的目标问题。
(4)倡导一个“动”字——教学互动问题
教学是师生双方心灵的“互动”,需要相互了解,需要“对症下药”的“因材施教”和“有的放矢”的教学。要让学生参与,在合作中主动思考学习。因为社会分工的细化需要合作,合作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是未来社会人才必备的素质。一些重大成果的取得和新产品开发都是通过合作而完成的,而信息技术学科这一特点更加突出。
(5)力求一个“新”字——教学形式问题
能否做到将问题和过渡设计得科学、巧妙,使新旧知识发生合理而自然的联系。课堂就像是一个故事,需要自然而流畅的结构。问题的创设,可以减少学生学习的障碍,可以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思路,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应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并进行恰当的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让学生始终感觉处于新颖的组织环境之中愉快而轻松的学习。根据心理学知识可以知道,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一种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情感动力。积极的情绪是推动学生学习的良好心理环境和推动力。具有这样情绪的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时表现出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不需要别人的督促,对信息技术知识感兴趣,情不自禁地被学习所吸引,不再是学习的“苦差使”。他们会从学习信息技术中体验到无比的快乐,爱钻研、爱思考。这类学生最终会养成学习信息技术的良好习惯,学信息技术知识也成了他们的“个人需要”。若存在不良的情绪,则会降低学习效率。带着这种情绪的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冷淡,没精打彩、愁眉苦脸、不思进取,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
(6)重视一个“评”字——学生评价问题
要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成功教育也是非常重要。成功教育就是学生能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努力。”在教学中,笔者总是通过评价环节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所能达到的目标,不要离开自己的水平来谈成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尝试成功;其次帮助学生树立争取成功的信心——树立超越自我、超越他人的信念,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为他们的每一个进步鼓掌叫好,并尽力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充分开发创造宽松的环境,帮助学生成功,通过体验成就感培养学生成功心理,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从“乐学”到“好学”;
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能不能通过评价环节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不能通过评价环节掌握学生的学习困难,这些都是需要通过反思及时改进,调整自己今后的教学。
三、教学反思后的反思
1、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内涵
通过教学反思,我们已经清晰地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内涵应该包含以下三个层面:一是专业和技能层面,如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信息技术教学能力、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力等。第二个是精神层面的,如教育理想、激情、追求等。第三应该教师的生命意识和生命品质。一个信息技术教师,特别是一个成熟的、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有一份生命关怀,一份强烈的生命安全的意识。
2、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反思的理论依据
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内涵是要通过学习来得以提升的,教学反思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能有效的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能力、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能力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力,同时也能及时发现自身学科知识的弱点以利即时加强学习。反思所体现的是信息技术教师自身教学经验的联系和作用。成人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师对于自己的学习是根据已有的经验来展开的。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David Kolb)提出的成人经验培训圈理论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内涵的培养和提高有很好的启迪,他认为对成人的培训必须在注重被培训者自身经验的基础上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以教学反思为例,第一阶段,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急需改革教学、提高教学能力的经验,这是教学反思的内容与目标;第二阶段,在教学能力提高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机会能够在自身原有经验基础上观察与思考新的经验;第三阶段,教师在反思过程中结合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创造性的对教学中革新的方法与经验重新表达与建构,形成逻辑完整的体系;第四阶段,教师运用新形成的教学方法与理论于自己的教学实际,在具体学科任务与实践中作出自己的设计决策。
柯尔伯(David Kolb)的上述成人经验培训圈理论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反思的借鉴意义关键在于:要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与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同时结合教师自身的学科教学实际和经验教训,来消化吸收新的技能技巧与理论方法,形成教师本人对这些技能、经验与方法的新的理解与重新建构,并在实际教学中自觉运用这些技能与方法进行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决策,从而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内涵改革自己实际教学的应用层次与水平,塑造运用信息技术革新学科教学模式的理念。
3、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反思的行动策略
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我们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从以下的行动策略中去落实教学反思行为:
1)备学生,拟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可通过课堂反馈、课后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达到对学生准确的定位,找准不同层面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然后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2)深挖教材,可以是教师独自钻研,也可以是利用合力的威力。如:评课、议课、集备等。正所谓一个诸葛亮,不如三个臭皮匠也就是这个理。不过前提必须是,这三个臭皮匠必须思考了,而且有合作与共享成果的意识。
3)总结课堂精彩片断,思考失败之处,每堂课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总有自己认为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及时记载总结。
4)反思自己的教学情绪是否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5)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
6)反思课堂布置的任务是否会挫伤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7)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是否让不同的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反思能让我们找出成功之源,发现失误之因。我们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再也不能这样教”了!要力争将课堂枯燥的教学变成学生感兴趣的互动实践,
四、结语
不断地反思,我们的教育智慧就会随之不断增长。反思之后当以再实践来检验。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再实践以后再反思:为什么有的方法是可行的,有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再寻求新的解决方法。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就可以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充实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内涵,并在信息技术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模式及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均能赋予全新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王吉庆编著:《信息素养论》,上海教育出版利1999年版。
2、苗逢春:“我国未来5年基础教育信急化的系统推进和实施关键”,《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9期。
3、王荣良、李锋:“中小学教师信息能力培训方法的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11期。
4、顾小清:“信息素养充实教师专业内涵”,《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1期。